婚前财产不公证就变成了共有财产吗?

2018-09-17 杨晓雪

婚前财产不公证就变成了共有财产吗?

很多未婚夫妻都有疑惑,自己的房屋会不会因为结婚就变成了共有财产?那事实是怎样的呢?

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了婚前财产公证,以为婚前财产不公证就会变成共同财产,其实只要有证件证明该财产确实是婚前所得,不公证也仍是婚前财产。

 

一、婚前房产不公证能转为共有吗?

 

公证应该是一种比较明确的证明财产是否为婚前所属的方式,所以,原则上如果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财产为婚前所得,则公证就不太有必要了。本着以上原则,婚前取得的房产只要不涉及婚后还贷就无须公证,房产证本身就是充足的证据。至于双方父母的房产,更不会成为夫妻共同财产。

现金、存款、股票这类财产如果在婚前个人就已持有,且婚姻期间不发生变化,那么购买和持有记录则足以证明取得时间。但一旦股票在婚后有出售、再购入等行为,有时就很难分清有没有婚后资金注入了,且按正常理解,婚前股票在婚后的收益,如无特殊约定,应为共同财产。

所以,如果要公证的话就尽量考虑对股票等不易证明的财产进行公证,带相关持有股票的数额、类别等证明,双方共同到公证处。一是明确证明相应股票的归属,二是明确约定该股票账户上婚后的收益及买卖变化都仍为个人财产。

但是,婚姻毕竟是两个人一起生活,有时很难分清。除非双方干脆约定婚后也是各自财产归各自,财产在谁名下就算谁的,也算是婚姻的AA制。

 

二、哪些婚前房产必须公证?

 

根据司法部、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中有关规定,以下几类事项必须办理公证。

1、  继承房产,应当办理继承权公证书;

2、 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处分房产的遗嘱未经公证,在遗嘱生效后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受益人应根据遗嘱内容协商签订遗产分割协议,经公证证明后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属权转移登记手续;

3、  赠与房产,应当办理赠与人的赠与合同公证书;

4、 有关房产所属权转移的涉外和港澳台的法律事务,必须办理公证证明。

资料来源:《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